发表时间:2019-08-14 14:38:17
栏目:新闻资讯
核心提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振兴、城乡融合、以人民为中心等“六大基本原则”基础上,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未来30年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发展导向: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到2025年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三点不足:一是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不足;二是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不高;三是农村居民的信息科学普及程度相对不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亟需做好“强基础”和“补短板”的关键工作,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针对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存在一定程度市场失灵的高成本地区,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朝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乡村特产、乡村信息产业等领域探索转型。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包括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以及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培育新动能。 建设智慧绿色乡村。智慧乡村要求将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统筹发展,突出城乡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共建共享、交相辉映;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能够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绿色乡村,就要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改造村容村貌。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将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遵循市场需求生产出标准化产品并通过产品的交流来实现自身经济增收。习近平总书记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个字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但与《“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制定的“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新思维新技术应用到农村,都体现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梯度。要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还应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