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2-07 14:12:36
栏目:新闻资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农业农村部领导下,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围绕不同时期国家重大需求,系统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创新工程的撬动下,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得到长足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院所打下坚实基础。
一、中国农科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40年来,中国农科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推动学科体系布局、科技平台条件、体制机制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一)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研究领域不断深化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拓展,逐步构筑起健全完善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上世纪90年代,学科门类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注重农业产中阶段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加入WTO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2002年对学科体系进行了战略性优化重组,于2003年首次构建了由“9大学科群—41个一级学科—173个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并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对部分研究所进行联合重组,有力地支撑了我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2012年,为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将三级学科体系优化设置为“8大学科集群—134个学科领域—309个研究方向”,基本构筑起现代农业支柱学科体系。进入新时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贺信重要指示,有效服务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为“9大学科集群—57个学科领域—302个重点方向”的三级学科体系布局,更加突出了“优、特、精、新”的学科建设目标,强化了学科体系的引领性、指令性作用,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高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筑起完善的科技平台体系,支撑能力与日俱增
始终把科技平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平台立项和条件建设投入,通过新建、升级、提质等方式,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条件。拥有国家级科技平台42个,部级科技平台322个,院级科技平台169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级、省部级、院级和创新、支撑和服务”三级三类科技平台体系。承建农口迄今设立的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2个重大基础设施,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2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30个,保持农业领域全国主导地位。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103个科研试验基地。科技平台的基础条件能力不断加强,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初步建立,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构建起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开放共享、支撑有力的科技平台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体系建设情况
(三)实施创新工程,探索国立科研机构现代化之路
2013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中国农科院面临的稳定支持不足、研究方向不稳、研究力量分散、人才队伍老化等问题,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这是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后启动的第三个创新工程,是国家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期稳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改革发展的殷切期望。
中国农科院将科技创新工程作为体制再造、机制再造的一号工程,在院所发展定位、科研任务凝练、科研投入方式、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建立了以三级学科体系为引领的科研任务形成新机制,统领全院科技创新活动,院所发展更加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建立了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科研组织新模式,将全院33个研究所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优化整合为331个科研团队,改变了“大科研、小作坊”的现象。三是建立了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让农业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潜心全心开展攻关。四是组织跨学科、跨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长周期协同创新,破解重大科学问题、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五是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30项改革措施,2013年以来已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20名。通过创新工程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创新活力,提高了创新效率,各项科研产出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四)牵头建设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大协作
2014年,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资源配置碎片化、科研低水平重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问题,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由农业部主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农村部连续四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召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联盟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已在联盟框架下成立专业、区域等各类联盟共70个,基本覆盖我国农业重要产业、主要区域和重点问题。建立了以领导小组为决策机构、以理事会为领导机构、以秘书处为执行机构的联盟核心组织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管理规则,联盟建设和管理运行日趋规范。
联盟工作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刘延东副总理、汪洋副总理分别作出肯定批示。联盟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探索,已在全国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日益显现。一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造科技资源优势平台。构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联盟、农业大数据联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等共享平台,在生物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仪器设施与平台、试验基地等方面构建共享数据库,统一方法标准,制定共享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提升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二是构建了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新模式,激发全产业链活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棉花、奶业和智慧农业等产业联盟,创建了覆盖上中下游的农业新型组织模式,集成了关联不足的单项技术,努力破解产业链各环节间壁垒,激发全产业链发展活力,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形成了多学科集成综合解决区域重大问题新途径。联盟针对东北秸秆焚烧、华北地下水超采、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等区域重大问题,组织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协同创新,细致摸排区域内影响整体发展的“梗阻”问题,凝练背后科学技术问题开展项目的命题和攻关,改善农业生产一线的高新技术“贫血”问题,形成了一批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善用全球创新资源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和外交大局,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开辟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解决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促进了我院乃至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院已与100多个国家、38个国际组织、7个跨国公司以及基金会建立了广泛合作,与52个国家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14个多双边国际机构在我院设立驻华代表处;拥有7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7个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参考实验室, 5个海外联合实验室;2017年,全院发表SCI论文3204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比27.34%;180余名专家在各类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年均派出各类访学、合作交流团组2000人次,请进外国专家1200人次。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多双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使全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总体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缩短了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提升了我院在国际农业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院通过双边、多边等不同渠道引进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和优良新品种达 10 万余份,占库存总量的20%,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种质基因库,为我国主要农作物如杂交水稻、玉米、高粱、花生、小麦的育种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重大成果产出不断涌现
广大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在探索农业科技前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守护产业安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工作突出,成绩斐然,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以 “籼型杂交水稻”、“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中单2号”玉米、“中棉所12号”棉花、“中黄13”大豆、“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等为代表的系列科技成就6000多项(图1),其中国家科技奖励315项(图2),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成果17项(表1)。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院科研立项和科技经费量连年攀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提升,科技产出数量与质量全面提升(图3、图4)。2000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占农业领域授奖总数的17.1%,在国内涉农科研机构与农业高校中位列第一,其中高等级奖占农业领域总数的32%,彰显了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地位(表2)。
一是积极探索科技前沿,国际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针对提高产量、品质和重要性状的形成及调控机理,主要病害传播规律等重大科学问题,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取得了多项领跑国际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建立国家唯一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构建种质资源展示和共享平台,极大推动了农作物育种工作及基础研究。深入开展小麦、水稻、棉花、油菜、主要园艺作物等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染色体进化历程,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生物学过程和驯化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建立了国内首个精度高、尺度大和周期短的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等方面带来了颠覆性改变。
二是培育系列突破性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为重点,创制了一大批优异育种材料,培育了系列突破性品种。育成了“国稻”系列、“中浙优”系列、“中嘉早”等系列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系列”、“中麦175”、“轮选987”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中单2号”、“中单808”、“中单909”等丰产、多抗和广适玉米新品种,“中薯系列”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等,并针对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的多重需求集成了配套耕作栽培技术,为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和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是破解农业资源环境重大科技瓶颈,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为重点,研发了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并在生产中大面积使用。探明南方中低产田主要障碍因素,构建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方法和平衡施肥技术,在节水抗旱方面突破关键技术难点,首创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创建了“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沼气处理CDM工艺”等,为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四是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产业安全保驾护航。应对农业产业安全形势,在粮食作物重要病虫害防控、畜禽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小麦条锈病等病害的流行规律及病菌和害虫种型动态变化规律,构建了监测预警技术及平台。针对马传贫、猪肠胃炎、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等我国畜禽重要疫病,明确了流行病学特征,创制了多联疫苗和高效农兽药。研制出黄曲霉素系统配套的检测技术与产品,攻克了现场高灵敏检测的世界性难题,构建了一批农兽药、违禁添加物等典型化学污染物的确证检测技术体系,对保障消费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是一批标志性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提升我国农牧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为核心目标,研发了系列满足产业需求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组装集成多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适应的生产模式,在多个方面打破国际垄断,引领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化转型升级。育成了“中棉”系列棉花新品种,“中黄13”等广适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中双”“中油杂”系列高产高油优质油菜品种,“中甘”系列突破性甘蓝新品种,“中油桃”系列等油桃、普通桃、观赏桃品种。培育出中国西门塔尔牛、大通牦牛、高山美利奴羊、京星黄羽肉鸡、Z型北京鸭等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与加工增值等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显著。
六是宏观战略研究硕果累累,为国家“三农”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门类齐全、高级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主要针对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科技政策以及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开展了一系列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了我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的理论,在粮食安全、“三农”问题、气候变化有关政策制定等方面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建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在农业监测预警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设备研制与系统构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研发了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为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国际合作局 成果转化局